- 编者按 -
十年很短,历史长河的弹指一瞬。十年很长,砥砺奋进的漫漫征途。
立德树人铸就教育强国,思想伟力擘画奋进蓝图。十年的追赶与超越,满载着华东师大人的记忆和共鸣:唯卓越方可立足。
本月推出的“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融媒专题,记录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师大深入推进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办学实践,展现我们共同走过的,踔厉奋发、追求卓越的非凡之路,以启迪未来。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④
上海纽约大学,向下一个十年“前”进
“在全球化日益彰显的今天,如何信步于世界高等教育大舞台,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重要命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师大始终坚持推进高质量国际化办学战略,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院校的合作交流机制,扩展国际合作高校核心伙伴网络,以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姿态,积极推动办学模式从规模驱动走向内涵发展,从内向形态走向全球共融。2021年10月21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脑成像中心成立,这是华东师大与上海纽约大学(以下简称“上纽大”)联合打造的研究中心,由上纽大首席科学家吕忠林教授与华东师大蔡清教授担任联合主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梅兵在成立仪式上表示,华东师大与上纽大将共同推进脑智发育的国际化合作研究,助力脑与类脑领域的国家战略。事实上,早在2013年开始,华东师大和纽约大学就联合共建多个研究中心,覆盖脑与认知科学、计算化学、数学、物理等研究领域;2017年,又合作建立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每天,从陆家嘴的上海纽约大学到华东师大普陀校区间数趟班车往返,穿越浦江,大学的活力也在城市中流淌。位于华东师大校园内的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多个联合研究中心
这所由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办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现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它不仅是华东师大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标志性成果之一,也为当今中国高等教育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涵,更让上海城市“软实力”得以充分彰显。2017年5月28日,东方明珠亮灯祝福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毕业生“艰难而愉快的合作”,上海纽约大学首任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第六任校长俞立中在回忆上海纽约大学的建校历程时说。这两所中美高校的跨国合作源于2006年。当时,纽约大学在华东师大设立了上海中心,每年接收数百名纽约大学本科在读学生来上海学习。这样的合作促成了双方后来的“联姻”。2008年6月,双方开始磋商进一步合作,筹建一所中美合办大学。2009年4月和5月,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就合作办学进行第一次商讨,并形成备忘录。双方都明白,上纽大将探索在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政治制度下合作建立一所高质量国际化大学的可能性。2011年1月,在专家组考察和评审后,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筹备设立上海纽约大学的函》,上海纽约大学正式获批筹建,与此同时,上海市也把上海纽约大学的建设作为国家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
人民日报 上海2011年3月28日电
新闻联播 2012年10月15日 :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成立
2011年3月28日,上海纽约大学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奠基仪式举行。2012年10月15日,上海纽约大学正式举行成立仪式。
“上海纽约大学能够顺利创办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俞立中说,“教育部在积极推进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是为‘天时’;上海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需要引进一所世界一流大学,这是‘地利’;华东师范大学和纽约大学经过多年的深度合作,相互了解,有共同的办学理念,可谓是‘人和’。”2021年10月16日,在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大会上,纽约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通过视频方式,向华东师大7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他表示,华东师范大学是纽约大学浑然天成的伙伴,他期待未来继续深化两校伙伴关系,纽约大学将一如既往地与华东师大开展合作交流,探寻教育问题的指引。在华东师大建校70周年大会上,纽约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通过视频祝贺
“中外合作办学只有真正融合各家之长,尊重不同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共同体’,才能让改变发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在《新时代高校卓越育人的国际化道路探索——华东师大的思考与实践》报告中写道。为推动中外办学理念的的交流融合,自2014年起,华东师大与上纽大就设立了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N.E.T.),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利用华东师大和上纽大的教育和研究资源,并在共同搭建的研究中心平台上参与相关科研活动。华东师大认知神经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李思齐曾获得过N.E.T.项目第一届学术卓越奖。
言语、语言与神经科学(SLANG)实验室合影 李思齐(第二排右一)田兴教授(第三排左一)
回顾这段科研经历时,李思齐兴奋地说,N.E.T.项目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益于上纽大、华东师大两校丰富的学术资源;另一方面,以神经科学为例,导师都是脑与认知联合研究中心的国内外专家,学术氛围非常国际化,学生可以获得更多学术锻炼的机会。2015年至今,共有33位华东师大教师受聘于上纽大,承担10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自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每年向上纽大派送本科生修读课程(1门课,4学分),截至2021年,共派送13批次113名学生。
“成立上海纽约大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通过近距离合作,体验和审视美国纽约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还将进一步推进我们自身在管理体制、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招生制度等方面的改革。”2012年,上纽大成立之初,时任华东师大校长陈群在接受《中国教育报》采访时说。
2013年8月12日,上海纽约大学首届本科生入学典礼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2013年8月12日,首届学生在华东师大校园开学,并度过第一学年
上纽大城市实验室联合创始人、博士生导师关成贺,也是华东师大客座副教授。他曾于2016-2019年在哈佛大学任教,选择上纽大是因为在数字化城市转型的关键期,纽约大学的全球网络将会给研究城市的学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关成贺表示,上纽大是一所比较新的学校,开始是以教学为主,近年来在科研创新方面才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科研本地化还是科研基金的申请,都是通过与华东师大的合作进行的,这助力了上纽大科研发展从起步到腾飞。2016年《自然》增刊“自然指数新星榜”刊文评价
面对全球化过程中的重重考验,上纽大也成为华东师大向海外辐射影响力的支点。多个联合研究平台大力推动了双方学者的联合科学发现。早在2016年《自然》增刊“自然指数新星榜”就这样评价:“2012年至2015年期间,华东师大发表的自然指数数据库论文成倍增长,这使得该校2015年在全球500强研究院所中排名第142位,较2012年上升了200多位。……国际合作令华东师大颇为自豪,该校最近的几次国际合作产生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根据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202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华东师大国际化程度(International Outlook)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三位、上海第一。国际化已经成为华东师大建设与发展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财富。
面向全球,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是高校努力推动全球合作,加强文化输出,凝聚高等教育共识之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大始终积极参与教育领域的全球治理。华东师大70周年校庆期间,与上纽大联合举办 “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研讨会,来自23所高校(含2所国外院校)的近80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丽娃河畔,共商新时代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与卓越育人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彰显出高等教育工作者们对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普遍期待。“2012年上海纽约大学在浦东陆家嘴落户,60年后美国大学重返上海,在接续断裂的历史的同时,又注入了新的历史元素。”华东师大张济顺教授曾在《再现圣约翰——美国大学在上海》一书中这样写到。2022年2月24日,华东师大携手上纽大共同举办“知识搭起的桥梁:50年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回顾”线上对话,以纪念中美两国之间的第一个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该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冷战时期重启对话,为双边关系正常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上海纽约大学现任校长,华东师大原党委书记童世骏赞叹,上海纽约大学正是在中美高等教育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不断交流合作的基础上成立的,“是这一远见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华东师大携手上纽大共同举办“知识搭起的桥梁:50年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回顾”线上对话
十载深耕细作,一所更开放、更自信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形象在眼前愈发清晰。上纽大秉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办学理念,通过共享学术资源、建设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实现了与两所母体大学——华东师大和纽约大学的协同共进,又因地制宜地开拓了系列创新,探索出了创新、开放、包容的独特办学道路。前滩校区
在建校10周年之际,上纽大也即将搬入作为永久校址的前滩校区。前滩新校园最多可容纳4000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同时就读,不仅将成为学校的学术中心,更将成为前滩的文化地标。当下贯穿未来,教育连接世界。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拥抱世界的华东师大在新的起点整装待发。学校将进一步落实“国际+”行动计划,高质量推进教育的对外开放,为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力量。
非凡十年看华东师大④来源 |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专题组稿 | 党委宣传部视觉设计 | 吕安琪 ash新闻采写 | 徐心成 洪瑜文中图片视频来自新闻资料编辑 | 吴潇岚 陈颖